在中国西北的兰州,一碗牛肉拉面是清晨的烟火气,是午后的饱足感,更是深夜的慰藉。而当这碗面跨越山海,落脚于新西兰奥克兰时,它不再仅仅是食物,而是成为中华文化在异国生根的生动注脚。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在“甘味出陇”“甘味出海”的进程中,兰州牛肉拉面是当之无愧的先锋,也是甘肃省和兰州市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一张王牌。
兰州牛肉拉面不仅承载着西北人民的饮食智慧,更浓缩了丝路文化的开放与交融。
在兰州街头,无论是清晨五时开门的“头锅汤”老店,还是深夜依然灯火通明的24小时面馆,“牛大”的香气始终萦绕于城市的每个角落。兰州人对这碗面的热爱,早已融入城市肌理。有人偏爱马安军辣子牛肉面的霸道,有人钟情金鼎牛肉拉面的汤清肉香。而“一碗兰”这样的本土品牌,更以传统工艺,将兰州牛肉拉面的十二种面型直观呈现,让食客在烟火气中感受文化传承。
兰州牛肉拉面之魂,藏于匠人指尖的一舞一抻之间。当面团在师傅掌心完成揉、抟、抻、拉,寻常麦香便幻化出十二种各异的形态。但一碗兰的故事,远不止于此。近年来不断探索,一碗兰将传统技艺再次复活,大宽、荞麦棱、空心面、五道丝“重出江湖”,这些面型听着就不同一般,XKTY.COM不仅在形态上独具特色,更在口感上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空心面,寓意耿直,面条中空,口感好,但制作工艺复杂,特别考验拉面师的功底。五道丝,寓意乐观,面型类似大宽,寓意我们的国家国富民强、国泰民安……这十二道承载着祝福的面型,不仅是食客的味觉盛宴,更是流淌在黄河血脉里的文化图腾。
如今,这份承载着民族记忆的面食文化,正随跨越山海,在异国他乡的汤锅升腾间,续写着新的传奇篇章。《一碗面的环球之旅》第五期,让我们一起感受兰州味道“勇闯”新西兰。
在新西兰奥克兰的唐人汇街区,“老白家兰州牛肉面”的招牌格外醒目。一进店就被排队的食客所震撼,店内几乎座无虚席,外国食客占大多数。古朴的中式装修,搭配异域风情的琉璃吊灯,含蓄又奔放。大厨案板上高高摞起的蓝白瓷大碗,仿佛一下子把食客带到了兰州。拉面时的砰砰响声和面条入锅前的潇洒一掷,拉面技艺为中华美食爱好者上演了一场视觉盛宴,让食客对这碗兰州牛肉拉面充满期待。
在新西兰的华人视频博主@新西兰安老师就是这家店的常客,她的个人账号里也记录了邀请朋友在店内聚餐的日常,浇满红油的兰州牛肉拉面总是她的首选,再搭配一些大块的烤肉、大盘的拌面,几杯啤酒下肚,别提多惬意了。对海外游子而言,这碗面是乡愁的解药。
从兰州到新西兰,一碗兰州牛肉拉面的旅程,是技艺的传承,是文化的碰撞,更是情感的共鸣。它让异国他乡的游子找到归属,让外国友人读懂中国。正如《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4-2026年)行动方案》所展望的,让这碗面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使者。
一缕醇厚的牛肉汤,自黄河之畔飘向世界。这碗看似简单的面食,实则是千年丝路的文化沉淀,是匠人精神的鲜活见证。从马保子初创时的“热锅子面”,到如今全球50余国600余家门店的产业版图,兰州牛肉拉面早已超越美食本身,成为文明对话的桥梁。它用一碗面的包容,让世界看到黄河的奔涌,触摸中华的脉搏。